第十三章 科举?-《赵天子》


    第(2/3)页

    内厅,除萧云州亲人家眷外均是萧云州的门生故吏和亲信大臣,此时众人正推杯换盏相互寒暄,待外厅众人都走得差不多,萧云州便让妻子带家眷回内府。

    见丞相家眷均离开,众人纷纷正襟危坐,齐刷刷的看着萧云州。

    “诸位,自从京军回师之后,太后便撤换了豹营和虎营的统帅换成了他们自己的人,礼部自从单大人告老之后礼部便完全被太后一党所掌握,在北方,楚王新组建的无畏军已经成军但楚王却迟迟找借口不愿回封地,东郡叛乱虽在大司马的攻势之下正在逐渐被扑灭,但却让胶东王等人侵占了大批田亩并豢养了众多家仆,诸位!我等现在的处境很危险。”萧云州开口便将最近日子发生的事情抖了出来,其实这些事情大家都是心知肚明,只不过大家都不愿意挑明了说罢了,但现在仅仅过去了几个月,形势便已如此严峻,如果再放任不管,那赵国的文官清流便要真的失势了。

    “丞相,我等虽有不甘,但奈何陛下如今被太后所控制,其所发诏令也皆有天子之玺所盖之章,并且有尚书台复核,我等实在无法阻挡。”

    “是啊,如今太后一党将天子死死把握,又控制了朝堂绝大多数要害部门,我等如今实在难以与之对抗。”

    “半月前,御史台的五名御史质控刑部左侍郎唐与贪赃枉法,结果被太后以证据不足草草结案,结案之后当天巡防营便在春风堂几个女人的肚皮上发现了几人的尸体。

    这些人,不但要杀人还要毁坏你的名声,明明知道是谁做的,却没有任何的办法去惩治凶手。”

    “丞相,以如今我等实力,只能是堪堪自保,要想进一步与之抗衡,恐怕......”

    萧云州话罢之后,御史大夫朝进便开始抱怨,紧接着便是一片抱怨之声,众人在太后一党强有力的攻击之下都已经失去了雄心壮志,放眼望去皆是一片颓废之气。

    看着颓废的众人,萧云州也无奈的叹了口气“诸君,本相知道如今我等势弱,但势弱就任由被人欺负吗?势弱就任由奸臣当道,外戚专权,君不君臣不臣吗!想一想!你们当初为何而读书!想一想!你们当初做官时的抱负!”萧云州的声音越来越大,逐渐的盖过了所有人的声音众人也慢慢安静下来,余光扫过,众人纷纷低下头,如今的他们早已失去了往日的抱负。抱负?理想?哪有升官发财一家老小的性命重要。

    “诸位!如今我等要继续忍让,总有一天诸君如今之位必将被他人所占据,诸君也将流放各地生不如死。”既然无法将他们的激情点燃,那就从他们的切身利益出发,让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与之争斗。

    接着,萧云州继续说道:“如今我等有一机会能够扩大我等实力,就不知道诸君是否愿意与本相共同奋斗了。”话罢,萧云州看着底下的众人等待着众人的回复。

    “不知丞相说的是何事?”

    “科举!”语不惊人死不休,萧云州一句话激起了千层浪,众人纷纷漏出一脸不可置信的表情看着萧云州“丞相,您也知道我国在明德八年举行了科举之后,到现在将近十一年没有举行过科举,您怎么能确定今年会举行科举?”

    “丞相,如今朝堂未稳,恐不适合重开科举。”

    明德八年,昭宗皇帝见国内形势逐渐好转,便在众大臣的请求下重开停滞了五年的科举,三年后本应继续科举,却因微山王联合南蛮叛乱而终止,后又因逐渐激烈的朝堂斗争而放弃举行,到如今已经有将近十一年的时间,而这段时间朝廷的人才扩充都是由各级官吏推荐,这就使得很多无才无德之人进入朝堂,也让很多人发了财,这也是众人不愿意重开科举的原因。

    看着底下的众人,萧云州很明白他们想要什么“诸位,天下读书人何其之多,多少人空有一身报国才华却因没钱贿赂上官而无法实现,如今我等重提科举,让天下读书人由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

    那你们觉得,他们会感谢谁?感谢太后?不!他们会感谢的只有那些为了天下士子而不畏强权的你们!你们将名垂青史!诸位,谁同意,谁反对。”

    “我等谨遵丞相之令,为天下士子开路!”吏部右侍郎直接起身表态,其他众人也纷纷跟随附和。

    为国为民?狗屁!名垂青史?废话!最让这些人心动的,是当他们重提科举之后,自己的声望会海量的增加,甚至如果有幸成为命题官,那日后将会有无数的士子前来拜访自己,这便是增加了自己的声望,那你来拜访我不能空手来吧,这样便是合情合理的受贿。

    就算不能成为命题官,那内些自己家乡和门派的考生来到京城要不要拜访一下前辈?拜访前辈要不要带礼品?不收的话是不是寒了家乡士子的心了。

    万一自己的后辈考上了,日后同朝为官了,自己在提携提携他,日后有事了,大家都是同乡(师兄弟)你能不帮我吗?总归日后有人帮你,同乡同学总还是比其他人亲近的。

    户部尚书府,户部左右侍郎,兵部右侍郎,大理寺少卿在参加完萧云州的宴会后便来到陈润安府中议事。

    “诸位,昨日太皇太后给我发来密信,要我等于后日朝会之上提议重开科举。”待众人落座,陈润安便将自己前些日子得到的命令传达给众人。

    听到太皇太后想要重开科举,众人一时也是不知所措,毕竟那么多年没开科举,朝堂大臣已经形成了利益链条,万一一个失误,给了太后一党机会,自己一党将会被彻底打进谷底。

    “亮臣啊,这个提议是否太过于冒险了?要知道那么多年没开科举,朝堂大臣们针对人才的选拔早已形成了一系列规则,如今我们贸然提议重开科举,就必将触动众多人的利益,这里的利害关系你可想清楚了?”大理寺卿诸葛齐博首先提出反对意见。

    见有人带头,户部左侍郎蔚知秋也提出了反对意见“是啊,陈大人,别看大家平日和和气气的,可万一动了人家的利益,别说朝中大员,就连咱们底下的人可能都不会愿意。”虽然蔚知秋是陈润安的铁杆追随者,但面对如此情形也是想要保全自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