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一章 海军一号-《怒海覆清1852》


    第(1/3)页

    

    确定好军衔制度,要在全军推广还需要一段时间。

    这事情可缓为不可急。

    很多部队都还在前线打仗,军衔的事情处理不好了,导致不公正的情况,可能会让将士们生出怨恨,影响到作战。

    必须将宣传做在前头,让战士们认识到设立军衔制的目的以及军衔在军中的作用。

    “兵者,以能聚能散为要。我们的步兵在武器上已经超过了敌人,可以更进一步的就是步兵的素质。”

    “比如我们现在有一个中队外出到敌占区执行任务,突然受到敌人的伏击。中队长当即战死,副中队长也牺牲了,训导员受了重伤,这个时候怎么办,底下的三个排长,还剩下一个人。这个人能否将整个中队的人组织起来继续完成任务?又或者这个中队仅剩下一名小队长,他能组织剩下的人吗?”

    “我们在与清军作战的时候,有时仅仅是杀了他们统兵大将,这支军队就垮了,下面那些中层将领,谁都不愿意听谁的,军队形成不了合力自然会崩溃。那么我们护卫军呢,能做到什么程度?”

    董良正在召开一场军事会议,许多有条件回来的军事主官都回来了。

    护卫军上下将星云集。

    刚刚说好军衔的问题,董良就抛给大家这个问题。

    “有了军衔制可以解决掉一部分这个问题。比如一名列兵找不到自己的队长,这个时候他碰到了一名下士,按照新的军规,他要接受这名下士的指挥,直到遇到自己的军官。以此类推。”

    “军衔是一个方面,我们的士兵对华族的信仰又是另一个方面。今后我希望复兴会的会员能够发展到底层的士兵当中。复兴会会员不一定要有多高的文化,但是复兴会会员一定要有复兴华族的坚定信念。今后我希望在每个中队都建立一个复兴会的小组,带动所有人参与到学习当中来。为此,作训部要整理更多的学习小册子。”

    董良提出这样的要求,有些人觉得太高了。士兵就是要打仗的,为什么要整这些东西啊。

    董良也知道大家心中的想法。

    因此,他继续说道:“你们想想三年前的自己,你们那个时候每天头脑中想的是什么东西?”

    董良这话顿时引起了一些将领的沉思。

    尤其是林岳、王素、许树这些出身猪仔的将领。

    那时候他们只想着能够吃饱饭,要是能够多赚一些钱就更好了。

    但是现在他们满脑子想的都是建功立业,都是壮大华族。

    为什么他们想的事情会出现变化,那是因为他们的学到了很多知识。他们通过这些知识,重新认识了这个世界。

    他们知道了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事情比吃饱肚子、结婚生子更加重要。

    “元首,我们有今天,都是您教导出来的,没有您,我还是一个懵懂的农夫,也许我们已经在美洲的矿山里,在暗无天日的条件下劳动,最后卑微地死去。”林岳说道,这是他的肺腑之言。

    “这也是你们努力的结果,当时你们选择站出来,那一步是你们自己迈出去的。”董良道,是董良带着这些猪仔走了出来,同时也是这些人成就了董良。

    没有这些人在一开始的时候誓死追随,光靠董良也不可能走到今天这一步。

    “好了,我最后总结一下,我们的军队以后要做到聚起来就是拳头,散开来就是水银泻地——任何变态的地形都可以迅速部署、快速机动,不依赖后勤,不依赖重装备。我们的精锐部队要能够做到快速穿插。”

    董良看向林凤祥说道:“林将军当初能够带领两万北伐军快速穿插到河北,这确实是一场经典的战例。大纵深穿插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在这个穿插的过程中,你一定会遇到无数敌人的狙击,只有十分精锐的部队才能够做到。有机会的时候,大家可以去陆军学堂去听一听林参谋的课。”

    林凤祥现在是护卫军总司令部的高级参谋,被授予五等镇将军军衔。

    大部分的纵队司令都是这个军衔。

    护卫军中基本上没有什么资历老的将领。很多人带兵的经验都只有几年。

    林凤祥这样有七八年带兵经验的已经算是比较好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