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计灭……”曹昂还未说完,贾诩就立刻面色大变。 “我那是明哲保身的无奈之举。”贾诩缓缓开口说道,曹昂点点头,诚然,他也是这般认为的,当世有两大谋士为士族所不齿,一个是他贾诩,人称“毒士”,至于另一个就是饱受诟病的李儒了,不过据说此人已随其丈人董卓故去,然而真相却不得而知了。 曹昂欲拜贾诩为师诚然是有一方面恶趣味的原因,但是更多的他是想跟随贾诩学习一些阴谋诡计,这不是贬义,阴谋家在曹昂看来并非是可耻的,有人以阳谋立世,自然就有人以阴谋存活,这是相反的两面,却又是最为正常不过的现象。 “恩师这么一说,我才记起来,您还没有给弟子传授课业呢。”说着,就一把揽住贾诩,不由分说的搀着他往房间走去。 房间中,二人相对而坐。 贾诩的第一课,就是与曹昂分析案例。 “公子可知推恩令?”贾诩意味深长的含笑问道,曹昂皱眉,因为在此时这个时代洪流中,但凡是读过书的人,无有不知晓何为推恩令的,那么以贾诩这老辣的性格,不可能会给曹昂这道送分题的。 何为推恩令? 通俗的讲,推恩令乃是西汉时期,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而颁布的一项重要政令。 此政策的本质是在郡县制的基础上的改进。 要求由以前的各诸侯王管辖的地盘只由其长子继承,改为其长子、次子、三子共同继承。 按照汉制,推恩令下形成的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 根据这项政令国策的有序开展实施,诸侯王的封国被越分越小,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 意义就在于温水煮青蛙,让这些越分越小的百十个诸侯国,小到生出不出对中央产生威胁的程度。 史料为证“大国不过十余城,小国不过数十里”。 而整个国家范围内,“汉郡八九十”,也就是作为直属中央的郡占全国国土面积的八到九成。 而且“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秉其扼塞地利”,意思是这些郡总是穿插进诸侯国土之间,郡的土地与诸侯国的土地犬牙交错,使诸侯国不能连成片,并且郡县总是占据或扼守着有利地形。 诸侯王的封国再也无力与中央抗衡,中央集权得到有力的巩固。 这使得诸侯王国在名义上没有被进行任何的削藩,以此避免激起诸侯王进行武装反抗的可能。 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导致封国越分越小,诸侯势力大为削弱,从此“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余里”,即使诸侯王胆敢倚仗自己拥兵自重进行叛乱,中央也能很快平叛。 推恩令还规定诸侯王死后,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王国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 允许诸侯王推“私恩”把王国土地的一部分分给子弟为列侯,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 因此王国析为侯国,就是王国的缩小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推恩令下后,王国纷请分邑子弟,“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 朝廷“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武帝以后,王国辖地不超过数县,其地位相当于郡。这样,诸侯王强大难制的问题,就进一步解决了 文帝时,时任太傅的贾谊鉴于淮南王、济北王等王侯的谋逆事件,曾在《治安策》中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