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第三十四章-《温僖贵妃她不想奋斗了》


    第(2/3)页

    敏若还能怎样?这就是人在炕上坐,活从天上来。

    她只得起身应下了,宜嫔不想她一个犯困的功夫自家小公主就要落到毓贵妃手里去了,登时如遭雷劈,什么瞌睡都飘到九霄云外去了,见几位公主都在康熙的示意下向敏若行礼了,她急忙道:“不可啊!”

    这话脱了口,她脑袋才跟上自己的嘴,见太皇太后看过来,分明老太太也没拧眉表达什么不快,眼神平常地望着她,却叫她莫名地后背一凉、心里升起恐惧与退缩。

    但为了孩子,她还是快速调用自己的脑袋,勇敢咬牙发言道:“公、公主们尚小,天家金枝玉叶,何必也长得那么累。何况公主们都还小……”

    她正说着话,脑袋转得飞快,无暇分身,自然没有注意到郭络罗常在急切地、在阻拦她的目光。

    太皇太后倒是缓缓笑了,“宜嫔说的也有理,天家公主,上天赐的福分给她们,让她们不必似民女一般勤奋针黹维持家计,也不必如阿哥们那般刻苦读书习武,她们只要平安快乐地长大就是,自有皇父庇护一生,可依附在大清这棵大树上。只是……你问问她们,目不识丁、身无所长地长大,真是她们所乐意的吗?”

    康熙道:“纵是天家公主也不能只安于享乐而不进取学习,正因为她们是天家公主,才应刻苦进取,修得才德兼备,为天下女子典范,才对得起她们的出身与自幼享受的天下子民的供养。”

    敏若本来还有些怨念忽然天上掉下一大活,但宜嫔刚才的话一入耳,再加上太皇太后的前半句,她一下就来了精神。

    虽然知道太皇太后是主张公主学习派,但她的前半段话还是重重踩在了敏若的雷点上。

    敏若转身看向宜嫔,正色庄容地道:“纵是天家金枝,纵是女子之身,也不应耽溺于荣华享乐,不思进取,茫然混沌地做一世富贵乡中糊涂鬼。理应刻苦修身,读书以明理、学棋以阔心胸、习字以养精神、学诗学画以冶情操,才德兼美心胸开阔、有于世上立身之本才是女子可为、应为、必为之道!

    你自以为养女儿一场只需用心呵护,保她在闺中开花明艳,日后到别家结硕果润草木,一世荣华无忧。但你为何不问问她,她是愿做依托于枝干的一朵花、随风飘曳的飘絮,还是修出立身之本、扎扎实实结根于地?”

    宜嫔被她说得一时怔怔,张了张口却呐呐不知言语。

    话一出口,敏若就知道她今天的情绪不对劲,也知道她出口的话有些逾矩显眼了。

    其实她的情绪鲜少有这样明显露在脸上的激动,但或许是上辈子见了太多被“依附”二字养废了、害苦了的女子,而这辈子孩子们都尚年幼,都尚有选择的余地。

    她方才的话,是十几年来少有的、未经细细思虑便脱口而出的。

    话音落下,方才一瞬间的怒气被压下,敏若的理智也再度回笼。

    理智回笼,她反应过来刚才有几句话其实别了太皇太后的话——无论太皇太后心里究竟是什么意思,以她的身份,是绝不应该有半分别太皇太后的。

    但她心中却不后悔。

    只是理智回笼,这宫里的日子还得要过下去,敏若还是向太皇太后与康熙请罪道:“臣妾一时无状,失礼于御前,甘愿……”

    “大过年的,说什么不吉利的。”康熙摆摆手,赞道:“朕觉着你说得很好,朕倒是情愿庇佑她们一世,可朕是她们的阿玛,年长于她们,又怎能真正庇佑她们一生?还是要她们自己立住才行。如今看来,叫你教她们是真没错。”

    太皇太后凝视着敏若,神情复杂,不知在想些什么,等康熙言毕,方才缓声道:“你没说错,还说得很有道理。你……就好好教她们吧,年后淑慧会回京来,届时见了你,她必定喜欢。”

    敏若低着头行了礼,回到原本的地方坐下。

    本来这差事落到头上她不情不愿的,这会倒升起些傲气与难得的、这辈子一直没出现过的进取心来。

    就看她能把这几位在原身的记忆中最终都被养成温柔和顺性子的公主教成什么样子吧。

    送我三位温柔公主,我还你三匹“脱缰野马”,康熙,这是你的福报!

    皇贵妃与敏若位次相邻,本来二人关系平常,素日也不算亲近,这会敏若落座,她却忽然伸手轻轻拍了拍敏若的背。

    这是一个,越过了以二人关系应有的相处范围边界线的亲密动作。

    敏若扭过头,见她目光有几分复杂地瞥了自己一眼,眼中似有些湿润。

    但她很快回过头去整理好神情,依旧是仪态万方的模样,若非敏若自信看到的绝不会出错,只怕会以为方才那一点湿润亮光只是一时的错觉。

    康熙和大阿哥、太子爷仨估计是这会最轻松、最没负担的人了,皇贵妃笑着向康熙举杯:“好了,大过年的,不说这些事了。上课的安排且叫贵妃回头自个头疼去吧,这几个月,臣妾忙着宫务,她每日倒逍遥自在的,臣妾好看不惯,如今可好,她也落上差事了。”

    康熙听了这话就笑——佟皇贵妃的想法与他不谋而合。

    皇贵妃见他笑了,继续道:“臣妾敬皇上一杯酒,祝您明岁事事顺心如意、愿我大清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大阿哥与太子也连忙举起准备给他们的一壶屠苏酒里兑一升水的绵软甜汤,殿内的气氛便被带动了起来,刚才那一茬轻描淡写地就被揭过了。

    敏若这会回过味来,后知后觉地想——太皇太后怎么会忽然提起叫公主们跟随她学习呢?

    要说是单纯为了重孙女们考虑,敏若不信;可若说是为她考虑,虚假的太婆婆与孙媳的祖婆媳情也没到那份上,“佛友知己”的感情也不至于叫太皇太后直接把教导孙女的事情都交给她吧?

    这件事,必然是出于太皇太后的私心考虑,对太皇太后而言有利可图,或者说有事可谋的。

    可究竟是什么呢?

    敏若抬袖掩着饮下一杯屠苏酒,眉心不着痕迹地一蹙。知言语。

    话一出口,敏若就知道她今天的情绪不对劲,也知道她出口的话有些逾矩显眼了。

    其实她的情绪鲜少有这样明显露在脸上的激动,但或许是上辈子见了太多被“依附”二字养废了、害苦了的女子,而这辈子孩子们都尚年幼,都尚有选择的余地。

    她方才的话,是十几年来少有的、未经细细思虑便脱口而出的。

    话音落下,方才一瞬间的怒气被压下,敏若的理智也再度回笼。

    理智回笼,她反应过来刚才有几句话其实别了太皇太后的话——无论太皇太后心里究竟是什么意思,以她的身份,是绝不应该有半分别太皇太后的。

    但她心中却不后悔。

    只是理智回笼,这宫里的日子还得要过下去,敏若还是向太皇太后与康熙请罪道:“臣妾一时无状,失礼于御前,甘愿……”

    “大过年的,说什么不吉利的。”康熙摆摆手,赞道:“朕觉着你说得很好,朕倒是情愿庇佑她们一世,可朕是她们的阿玛,年长于她们,又怎能真正庇佑她们一生?还是要她们自己立住才行。如今看来,叫你教她们是真没错。”

    太皇太后凝视着敏若,神情复杂,不知在想些什么,等康熙言毕,方才缓声道:“你没说错,还说得很有道理。你……就好好教她们吧,年后淑慧会回京来,届时见了你,她必定喜欢。”

    敏若低着头行了礼,回到原本的地方坐下。

    本来这差事落到头上她不情不愿的,这会倒升起些傲气与难得的、这辈子一直没出现过的进取心来。

    就看她能把这几位在原身的记忆中最终都被养成温柔和顺性子的公主教成什么样子吧。

    送我三位温柔公主,我还你三匹“脱缰野马”,康熙,这是你的福报!

    皇贵妃与敏若位次相邻,本来二人关系平常,素日也不算亲近,这会敏若落座,她却忽然伸手轻轻拍了拍敏若的背。

    这是一个,越过了以二人关系应有的相处范围边界线的亲密动作。

    敏若扭过头,见她目光有几分复杂地瞥了自己一眼,眼中似有些湿润。

    但她很快回过头去整理好神情,依旧是仪态万方的模样,若非敏若自信看到的绝不会出错,只怕会以为方才那一点湿润亮光只是一时的错觉。

    康熙和大阿哥、太子爷仨估计是这会最轻松、最没负担的人了,皇贵妃笑着向康熙举杯:“好了,大过年的,不说这些事了。上课的安排且叫贵妃回头自个头疼去吧,这几个月,臣妾忙着宫务,她每日倒逍遥自在的,臣妾好看不惯,如今可好,她也落上差事了。”

    康熙听了这话就笑——佟皇贵妃的想法与他不谋而合。

    皇贵妃见他笑了,继续道:“臣妾敬皇上一杯酒,祝您明岁事事顺心如意、愿我大清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大阿哥与太子也连忙举起准备给他们的一壶屠苏酒里兑一升水的绵软甜汤,殿内的气氛便被带动了起来,刚才那一茬轻描淡写地就被揭过了。

    敏若这会回过味来,后知后觉地想——太皇太后怎么会忽然提起叫公主们跟随她学习呢?

    要说是单纯为了重孙女们考虑,敏若不信;可若说是为她考虑,虚假的太婆婆与孙媳的祖婆媳情也没到那份上,“佛友知己”的感情也不至于叫太皇太后直接把教导孙女的事情都交给她吧?

    这件事,必然是出于太皇太后的私心考虑,对太皇太后而言有利可图,或者说有事可谋的。

    可究竟是什么呢?

    敏若抬袖掩着饮下一杯屠苏酒,眉心不着痕迹地一蹙。知言语。

    话一出口,敏若就知道她今天的情绪不对劲,也知道她出口的话有些逾矩显眼了。

    其实她的情绪鲜少有这样明显露在脸上的激动,但或许是上辈子见了太多被“依附”二字养废了、害苦了的女子,而这辈子孩子们都尚年幼,都尚有选择的余地。

    她方才的话,是十几年来少有的、未经细细思虑便脱口而出的。

    话音落下,方才一瞬间的怒气被压下,敏若的理智也再度回笼。

    理智回笼,她反应过来刚才有几句话其实别了太皇太后的话——无论太皇太后心里究竟是什么意思,以她的身份,是绝不应该有半分别太皇太后的。

    但她心中却不后悔。

    只是理智回笼,这宫里的日子还得要过下去,敏若还是向太皇太后与康熙请罪道:“臣妾一时无状,失礼于御前,甘愿……”

    “大过年的,说什么不吉利的。”康熙摆摆手,赞道:“朕觉着你说得很好,朕倒是情愿庇佑她们一世,可朕是她们的阿玛,年长于她们,又怎能真正庇佑她们一生?还是要她们自己立住才行。如今看来,叫你教她们是真没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