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入北城想的诗? 应当是与城,或者与边塞有关的事。符合他的要求。 至于是否是当场所做,有什么关系吗? 早上做的诗,和临时做的诗没什么区别。 半天间隔罢了! 即便是一位有名的读书人,也不见得半天就能做出一首千古绝诗。 所以武常安倒是想看看,这太监为何如此自信?敢与他提条件。 武常安甚至没有问吴忠贤的条件是什么。 只要吴忠贤的诗能比过先前那首,无论他的要求是什么,武常安都能接受。 这就是他作为大将军的诺言和格局。 一诺千金! 吴忠贤看出武常安的性格,是真正的仁义之将,所以才会淡然走过来。 不是他不爱惜命。 有些时候,要有胆识,才能博得机会。 机会是与危险并存的。 如果不敢去试,那么一辈子只能碌碌无为。 吴忠贤望向北城方向,心思涌动。 他的确从进北城那一刻起,脑海中便有了一首诗。 屹立于荒野的北城。 高耸的城墙。 汹涌流动的护城河水。 镇守边关的将士。 城里盼望丈夫归家的妇孺。 只有亲眼看到这一切,才能体会磅礴诗词的意境。 吴忠贤也明白了,为何以前的自己做不出有意境的诗。 因为他的阅历远比不上诗仙李白,也比不上诗圣杜甫。 阅历,是一点一点提升的。 以前吴忠贤只是照着前人的诗抄。 如今,他能抄出意境了。 他能有感情的读出想读的诗。 诗不仅仅是讲给别人听,不仅仅是装逼,也是他的心声! 沉默许久,吴忠贤望着北城方向,朗朗开口:“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好诗!” 王镇军刚听完,便情不自禁出声赞叹。 没有着急舔的意思。 而是真的被触动了。 这首诗一出,画面感便呈现在众将士眼前。 皎白明月从天山升起,出没在苍茫的云海之中。 长风吹过几万里大地,一直吹过玉门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