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拭目以待】-《港岛家族的诞生》


    第(2/3)页

    这样一来,算是初步在星岛的社交圈有一个落脚点。

    两人的交谈时间很快,大概半个多小时,随后林志超便提出告辞。实际上,两人初次见面,有这个交谈时间,说明已经互相比较重视对方了。

    再加上没有合作机会,自然是适可而止。

    在星岛,林志超最重视的不是李光前这个人际关系,而是那位律师出身的政要。所以等那位回到星岛,说什么也得交往一下,看看能不能打好关系。

    在东南亚经商,最重要的便是政商关系要搞好,这边不是自由贸易港,所以关系特别重要。当然,林志超也不是要做多大的企业在东南亚,纯粹是来占个坑位而已,以后若是有儿子愿意移民星岛,自然就有事业可继承。

    香港。

    长江实业的副总经理王良,来到林志超的办公室。

    王良沉稳的说道:“老板,香港出现一家拉链工厂,正在抢占我们香港的市场。”

    他并不急,因为长江实业可以轻松的击垮这家新兴工厂。

    林志超笑了一声,随即说道:“这不是羊闯狼窝——找死嘛!对方是什么来头?”

    虽然一个产业,香港就一家,但这个并不是不能理解。

    王良也笑着说道:“沪市纺织大亨王统元,据说投资很大,出手便是3台美国进口自动排米机。”

    “是他!”

    林志超和这个王统元在东方纺织搬入新厂时,两人还友好的交流过几句,没想到这么快,他就盯上自己的生意了。

    这可谓商场入战场,瞬息万变!

    王良马上说道:“他们给香港的厂家0.85~0.9港币一条拉链,一下子有很多厂家被他们拉走。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个王统元也是犯傻,只调查香港市场和东南亚市场,我们供应的拉链是老式机器生产的,以及价格稍高。却不知道,我们是因为没有竞争者,所以暂时如此的。”

    确实,这个王统元压根调查得不仔细,只是从别的地方听说,长江实业很赚钱,便非常眼热。当然想调查得更仔细,也是比较困难,毕竟他一个沪市籍贯的人,不懂本地行情。

    说实话,上次看到王统元,林志超想的就是关嘉慧,可惜还没有出生。

    没关系,他可以等,甚至可以养,就是不能替别人生。

    “你觉得该如何做?”林志超反问道。

    稳赢的棋,看看王良如何下。

    王良认真的思考一番后,说道:“我们先按兵不动,等新机器在星岛工厂装好后,再给予他重重一击。以老式排米机、手工冲压拉头,再加上材料进口贸易等,他们的成本在0.6毛,质量又不及新机器,所以毫无竞争力可言。到时候,我们先将淘汰下来的机器,丢给一个熟悉的贸易商,随后可以以每台1.5~1.8万美金一台处理给他们。”

    有点银币,不过林志超很喜欢。

    “这个方法不错!总之不管他们会不会购买我们淘汰下来的机器,只要我们用新机器生产的拉链供应给香港长江,价格就是以8毛算,王统元的拉链厂也没有多大的生存空间。”

    2毛一条,王统元确实还有利润,但是厂家在同等价格的情况下,是会选择质量更好的产品。当然这样的话,还不至于倒闭,可以苟延残喘一阵。

    “对!而且,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他们的产品都不可能打开东南亚市场多少,所以影响不是很大。至于购买机器这种事,我觉得成功的希望很大,再不行1.5万美金都可以丢给他,他还不得乖乖的上当!”

    机器本来就打算放在仓库,以后让李高福卖到内地去也行。

    林志超笑了起来,他也认为王统元肯定上当,毕竟美国进口一台得需要3.5~4万美金,成本很高。而现在半价不到,就可以拿到机器,何乐不为呢!

    六台拉链机器,才两年时间左右呢!

    “没关系!就算这些都没有彻底将他的拉链事业打垮、破产,我后续还有招!”

    王良笑着回应道:“老板真是高看他了!”

    仅凭贸然进入拉链领域,王统元这一步就失算了。为什么香港没有其它厂家跟风,最简单的道理就是这个市场不大,而长江实业又已经做大,其实没有其它工厂的生存空间了。

    而这个王统元实力确实好,1948年就投资300多万港币建立香港纺织工厂,是香港纺织业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纺织厂;比第二名南洋纺织厂投资都高50%,第三名则是唐炳源的南海纺织厂。

    而林志超为什么笃定,就算今年不搞垮王统元的拉链工厂,明年也可以搞垮,而且是一定可以搞垮其拉链厂。

    拭目以待!

    香港纺织厂。

    王统元看着从美国进口回来的机器,源源不断的吐出拉链,顿时感觉这门生意很不错,利润比纺织业高多了。

    利润如此高,为什么那些人不跟风?

    纺织业利润那么低,大家却一窝蜂挤进来。

    担心和长江实业竞争,那只是没实力的人才会这样认为,王统元如是的想到。

    在1940年的时候,王统元便已经出任家族纺织厂的董事长,当时其厂的规模已经达到雇员2000人。

    而在1946年的时候,王统元便鉴于国内政局动荡,曾计划将一批英国订购的新纺布机和动力织机,运往香港。当时他在香港考察六个月,发现香港虽然是自由港,条件理想,但香港本土销量市场狭窄,缺乏足够的水和熟练工人,且天气炎热潮湿,很难进行棉纺,结果失望而归。

    到了1947年2月,国民政府又告知王统元外汇不足,不准进口机器;王统元无奈,只能再次将机器选择让厂家送到香港,放在仓库里。

    1948年国内局势再次恶化,王统元派遣80名熟练工人和技师从沪市来到香港,开办香港纺织公司,他本人则往返两地;直到1949年,王统元才带着一家人以及哥哥的子女,来到香港定居。

    香港纺织厂投资巨大,又从沪市带来大量的技师和工人,自然很快打开局面。

    王统元见长江实业做到如此规模,却无一个对手,顿时眼热得很。通过手下调查,他发现长江实业的利润率很高,这完全给了对手的发展空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