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是真的看不出军户制有什么问题。 结果下一秒林澈就直白的击碎他心中的侥幸。 “不,问题很大,军户制的瘟疫大到和科举制、户籍制一样,都是小不小心,就能亡国的致命问题。” “怎会如此?” 没想到后果竟然这么严重,朱樉脸上的错愕更上一层楼。 “那可有什么完美的制度代替?” 朱樉认为林澈所提的制度都是完美的,要是有一种制度能完美替换就好了。 林澈缓缓摇了摇头。 “你切记,任何制度,哪怕是我提出的制度都会有缺陷,无非是大或小。” “制度的好坏不能只看缺陷,你得看它契不契合当下的时代以及国情。” “如果契合时代,那边是一个好制度。” “否则,再好的制度,伱照搬过来,一样于事无补。” 林澈说着,抿了口茶润润嗓子。 “我明白了先生。” 朱樉若有所思,确实,自己太过依赖先生。 这世上哪有什么妩媚无缺的制度,不过都是后人发现漏洞慢慢修复罢了。 超前的制度有时候也并不就是好的,比如说你能在封建制度的国家使用共产主义吗? 很明显不行,这个东西牵一发而动全身,得综合考虑国情,才能实行变动,否则就是自绝根基,将庞大的帝国拖入深渊。 林澈所提出的制度皆是符合大明国情的制度,有缺陷吗? 当然有。 但是等缺陷影响国家的时候,大明恐怕早就革新了,所以这个缺陷对大明的影响几近于无。 密室内。 朱元璋父子二人也被林澈这种振聋发聩的言论影响,陷入巨大的头脑风暴中,这种情况在道家被称为‘顿悟’。 “你现在明白为什么我说这两个制度都已经不符合大明的国情了。” 闻言,林澈满意的点点头。 林澈不厌其烦的教导,终于是让朱樉弄明白了。 “先生,我还是问一问。” “虽然已经知道军户制不符合大明国情,但学生仍不明白不符合国情的点在哪?” “还请先生为我解惑。” 朱樉对着林澈深深一拜,迫切的想要知道答案。 林澈也不墨迹。 有疑问是好事,就怕不懂装懂。 “元末的时候,社稷动荡,各地揭竿而起的义军数不胜数,种地的百姓们不断遭受兵灾,庄稼早就绝收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