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遭贼-《昼夜潜行》
第(2/3)页
反正有三娃这个技术总监检验过。
“加煤,加筐,再加筐,快加几铲煤,以后你自己要注意,发现动力减弱立刻加煤,不要总让我吩咐,操作员更要盯紧了,还要注意观察气压表。”
王家姑娘吩咐着,一边还做着统计。
起重机上的两人不敢吭声,倒是默默记下了。
其实他们这几天已经配合得很不错了,只是没考虑到加重后,这玩意也会感觉吃力,他们还以为不论多重都是原先的操作方式,如今看来也和牛马那般,想让牲口干活,草料得管够。
一筐筐的铁矿被吊到砖堤背后,这边自然也有人等候,下了钩子,称完重,导进矿车立刻拉走。
铁轨早已铺好了,不过很简陋,用料连后世铁轨一半都不到,小小的两根直通钢铁厂,钢铁工人们推着就跑,效率极高。
而箩筐加到七个后就没法加了,因为刚好构成上二,中三,下二的七星图,再多出一个不好绑,还影响平衡。
“看来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多,如果用到两根钢绳,那么三角钢,不,是整套钢架也必须加固,起重机的底盘……这个不用,既然设计上的安全载重是一吨,极限一点五,我只要考虑钢绳和钢架的生产问题……”
为了弄出这些东西,王家姑娘若不是被榆哥看着,只怕早饿死了!
三角钢这个还简单,只是生产效率低,但只要人多,切出的钢板竖着塞卡槽里捶打就好,至于手艺,河口百里内的铁匠即便招不来,他们的徒弟可扛不住诱惑。
林记者招的那批老村闲汉们专干这玩墙角的事,如今可都是职业猎头人了!
他们也不过分,一处就挖一个。
再说,这些徒弟们就算在那边学成手艺又如何?一个百十来户的村子很难容下两个铁匠,而徒弟一般少则一两个,多则三五个,少的家里一般还有子嗣帮忙打下手。
多出来的弟子就要到别的地方求活路了。
河口可是在给他们解决竞争压力导致的师徒矛盾。
眼下的钢架和铁轨都是手工捶打出来的。
每次铸造完,左右围满一排人,小锤子轮得虎虎生风,表面进一步塑形后,十几把铁钳一夹,抽到一旁待冷却,冷却方式只能用简单的风冷。
好在吹机由蒸汽机提供动力,冷却箱几乎密封,一次能冷却一节三丈长的小铁轨。
为了进一步降低风的温度,这个冷却箱设在地下室,且制作了地冷通道提供凉风。
不论如何,比油淬便宜多了!
麻烦的是钢绳!
原先她也简单,不就是拉一根精铁绳吗,但看了三娃提供的图纸,王家姑娘头都大了!
这是一种不松散钢丝绳,用王家姑娘理解就是七星绳,由七根铁丝捆一根铁绳,但她没想到,还要几十根七星绳捆成一根特大号的七星钢丝绳,中间还要搭配不同粗细的七星绳。
那根本就不是人力能捆住的!
刚开始,绳股加四根杠杆,四个大男人都扭不紧,一松手就散。
最后还得是蒸汽机加了五个钢铁齿轮,一点点捻紧。
两个月来就做出五十丈的成品。
好在成功率现在很高了,只要人力和器械够,钢材跟上,低效的量产问题。
可低效还是无法满足,不求多高效,起码要提升四倍,才能应付接下来的订单。
“机械量产一体机,以现在的技术根本就完成不了!钢架又无法用榫卯,螺丝螺母产量又低……这个想要量产手动车床也得改成蒸汽车床……”
稍微一寻思,这问题就开始偏了!
虽然原理相通,但每一项制作又不同,起重机只要牢固,动力就就行,车床要求的转速太恐怖,一息间就要求上千转,放以前,王家姑娘自觉得是天方夜谭,现在……她是能办到,但稳定性不足!
这个又是一个难攻克的难题,转速一高,整个车床都会抖动,加重加固也会有点轻微颤抖,本来要切一寸的小洞,它给你切成一寸五。
别说多半寸,就是十分之一寸也不行,要到百分之一,乃至千分之一。
归其原因,还是工艺不足,很多零部件上,肉眼看是严丝合缝了,一开机,好家伙,每个衔接这地方感觉都有空隙,有些零部件因为锻造手艺不行就容易变形。
“怎么样?”莫杵榆突然来到王家姑娘身边。
“还好。”王家姑娘收敛心绪,在记录纸上写下几笔。
莫杵榆看了一眼,发现她只是记录吊了多少筐。
实际多重,是矿车旁的人记录,由船主安排的账房监督。
这账房,还在研究他们磅秤是个啥子构造!
莫杵榆点点头,看来这玩意也能卖不少钱啊,可惜现在产量少,本村都不够满足,不然每船让他们拉走一台,得少付很多钱!
“这些矿石成色如何?”莫杵榆又问。
“一般。”王家姑娘这个一般,把莫杵榆听得小小郁闷了一会。
“下一船,你帮忙看一下成色定价。”
这些人里,很可能有以次充好的家伙,需要王家姑娘把关,如此不仅能少付钱,还少交税。
体量一大,少一点都是天文数字。
多盖几间房,多养几头猪不好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