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何为良医-《中医何志华》
第(2/3)页
何志华走上前去,在沙发旁的凳子上规规矩矩的坐下,心里多少有些紧张,毕竟面前的可不是别人,而是堂堂的国医圣手,甚至可以说是中医界的一代宗师,这让何志华心生崇拜。
孙智贤看着坐在面前的何志华,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小何,我听小王说你的中医水平不错,甚至超过了一般的主治医,那你说说何为良医?”
何志华没有想到孙智贤会这样问自己,不过他还是略微思索后开口说道:“千金方有云:大医精诚!我认为医生只要做到大医精诚这四个字即可称为良医!”
孙智贤忍不住哑然失笑,他没有想到何志华会如此回答,顿时笑着开口说道:“你说的不错,《大医精诚》阐述的就是对医者的要求。第一就是要精,也就是说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毕竟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做到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第二就是要诚,就是说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要有“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从而有“大慈恻隐之心”,进而有“普救含灵之苦”之愿望,而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
何志华忍不住点了点头,孙智贤所说的就是他的意思,只不过他没有孙智贤那么好的口才罢了。
孙智贤随即又笑着开口问道:“现在医者有中医和西医两种,你为何选择了学习中医,要知道西医的环境要远远超过了中医。”
何志华忍不住微微一愣,不过随即开口说道:“中医和西医虽说本质上并无不同,都是治病救人,但是我个人以为中医的上限更高一些。”
“为什么?”孙智贤对于何志华的上限一说感到了新奇,开口问道。
“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整体察病辨证论治,而西医却是见病论治,而人毕竟是一个整体,不可能头疼医头,脚痛医脚了,总是要查清楚疾病形成的根本原因才能做到根治,所以我还是觉得中医的未来会更好一些。”何志华略微思索后开口说道,这也是他的心里话。
孙智贤听了何志华的话后,顿时哈哈一笑道:“我虽然是中医,但我并不反对西医,我觉得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最终都会殊道同归,毕竟它们的目标是一样的,都是治病救人。”
“不过作为中医人,终究还是希望中医能够更好的传承下去,毕竟中医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文明的根基之一,一旦被完全掘弃,我们的文化势必会少一大块,这对于我们的文明延续是不利的。”
“中医现在虽然被国家大力推广,但是我却是并不乐观,毕竟现在能够治病救人的中医人太少了,如果中医的现状不能改变,我很难想象未来的中医会成什么样子。”
说到最后,孙智贤忍不住叹了一口气,神情之间有些茫然。
何志华却是摇了摇头开口说道:“孙老,我觉得中医之所以逐渐没落颓废,不是因为中医治不了病,而是因为我们的基础理论太过于虚无,难以让人们接受,所以中医要想继续传承下去,就要让人们明白中医的基础理论到底是什么,用现代科学的手段来证明中医理论是真实存在的。”
孙智贤叹了一口气说道:“伱这个想法之前有很多中医曾经做过尝试,例如针灸,在那个中医被掘弃的年代,他们为了让针灸能够继续传承下去,不惜跨越万里重洋去rb学习他们的新派针灸理论,甚至将我们古老的经络穴位与西医之神经理论相结合。”
“可是到了临床治病的时候,这套理论却很难行得通,尤其是在遇到一些难以医治的疾病之时,依旧需要借助于古法。后来证明,这条路最终还是错了,甚至到了现在依旧影响着中医的针灸之术!”
何志华忍不住陷入了沉默,他作为中医,自然是知道这件事情的,也明白这件事情对于针灸的影响有多大。
针灸之术,传承了几千年,一直都是中医治病救人的手段之一,即便是到了现代,针灸更是在国外兴盛了起来。
但是因为经络理论与神经理论混淆在了一起,导致现在的针灸连最基本的得气和气至都被混淆在了一起,没有得气和气至之分,自然也就无所谓开始和结束,为了疗效,不得不留针三十分钟,这何尝不是一种中医的悲哀。
难道当初的那些中医先辈们错了吗?
没错,毕竟在那个年代,你不与现代的科学联系在一起,就只能被政策灭绝,在全盘西洋化的当初,也正是因为他们的不断努力,才保存了中医的火种,甚至可以说他们是中医真正的传承者。
第(2/3)页